见证“适者生存”的演化,反思人类活动造成的动物生存危机

时间:2020-03-11 相关资料下载


自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水深火热的求生之战从未停止。自然界中危机四伏,在过去的40年里,野生动物面临的挑战比过去6500万年间还要艰巨。


在极端环境下生活的动物,总是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才能直面环境恶劣的栖息地、严峻的气候和冷酷无情的掠食者。美丑、气味、形态,这都不是生存的前提。生存的故事,从来都是要么适应,要么死亡。

| 足够难吃的飞蛾


维克森林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尼克·道迪,对于部分飞蛾面对天敌懒得逃跑的行为非常感兴趣。


他表示味道是其中一个因素,有些飞蛾很美味,但还有些身怀剧毒的可能很难吃。当“空中猎手”吞入这些倒胃口的飞蛾时,它们会马上吐出来,这些昆虫就能借此重获生机。

另一因素则是逃跑本身也有风险。比如说,逃离蝙蝠需要消耗身体能量,还有可能让它们面临其他危险,例如困入水中。

其他带有明显警告信号的动物,比如色彩鲜艳的毒箭蛙和气味难闻的臭鼬,也出了名的“不爱动”。


| 巨丑的深海动物


人类对深海的了解,比对太空的了解还少,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所提供的信息得知,百分之九十五的海底世界,都还是未知的。


◼ 斧头鱼


在深海由于海底非常黑暗,所以想看清楚东西,眼睛必须要大,收集一切可能的光线。有一种斧头鱼,外号死人头,眼睛大的吓人,它属于硬骨鱼类鲑形目、巨口鱼亚目、星光鱼科。斧头鱼虽然长得可怕,但个头很小,只有十几厘米长,所以经常作为很多深海鱼的食物,而大眼睛可以让他的成活率更高。



◼ 鼬鱼



在深海有些动物干脆放弃了眼睛,靠其他感官来了解世界,比如鼬(yòu)鱼。


◼ 蝰鱼



深海动物除了靠进化/退化感知器官之外,想要活下去还必须吃东西,此时一张大嘴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蝰(kuí)鱼,又叫毒蛇鱼、凸齿鱼,白天生活在5000英尺(1500米)以下的海底,晚上会到2000英尺深的较浅区域活动。它的嘴巴可以张大到九十度,吃掉和自己一样大的猎物。



| 适者生存的演化


以上介绍的动物,可能是百年前,千年前,甚至上万、上亿年前就自然完成进化的结果。事实上,适者生存的演化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1982年,有人将大嘴地雀引进加拉帕戈群岛,使中等体形的勇地雀从此面临食物竞争。勇地雀一直以大花蒺藜(jí lí)的种子为主要食物,而大体形的大嘴地雀更善于打开这种植物的种子。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所主持的研究显示,体形较小的地雀因此开始演化出小的喙,以利于食用其他较小的种子。

2004年,旱灾造成大花蒺藜种子短缺,较大型的地雀几乎因此灭绝。有较大鸟喙的小型地雀同样饿死。幸存者大部分是那些已经长出较小喙的地雀。旱灾过后,研究人员对鸟喙进行测量,发现勇地雀的体形没变,但鸟喙的平均尺寸大幅缩小,显示这种鸟类正在历经演化,以便应对竞争、种子短缺所带来的生存压力。





对自然界的动物而言,它们的挑战很简单:适应或死亡。尽管他们为了躲避天敌、适应环境,已经在不断地进化,但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加剧的猎杀行动,让他们的生存更加步步维艰。

此次影响世界的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就是从捕猎、滥杀、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件事再次给人类敲响警钟,告诫人类要保护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下载
暂无资料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