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龙虾又成功“侵略”了大家的朋友圈,作为吃货社交必备的食品,你知道它其实被列入了“外来入侵物种”吗?
除了小龙虾,国外还有许多入侵物种都让中国吃货直流口水、却又望洋兴叹。如德国的大闸蟹、澳洲的野兔、美国的亚洲鲤鱼、古巴的螃蟹等。
于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只要一提及国外生物入侵的惨状,底下评论区的画风基本都是这样的。“说吧,想吃到几级保护”;“来中国,保证断子绝孙”;有人更是吹嘘,“吃”才是应对入侵物种的最有效办法,信心爆棚。
但外来生物入侵的事情,怎么可能如此简单粗暴。别说拯救全世界,中国14亿吃货可从未靠吃解决过任何一种国内的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包括但不仅限于国家领土的地域范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01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东北部和中、南美洲。20世纪30-40年代引入我国,经人工养殖和自然扩散,逐渐扩散到北京、天津、河北、湖南、云南等全国各地。
小龙虾可通过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同时其掘洞习性对水利工程有破坏作用,严重的可能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克氏原螯虾的入侵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引入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与土著种竞争食物、栖息地等资源,严重威胁土著物种的生存。
02 美国亚洲鲤鱼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被引进美国,美国人希望利用它们治理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和危害其他鱼类的寄生虫,用以解决环境问题。
然而,随着种群数量不断膨胀,且当地疏于管理,四大家鱼先后成功进入到美国其他自然水体中,导致泛滥甚至威胁原有物种。
03 丹麦生蚝
太平洋生蚝,原本是不属于丹麦的海域的。这个物种来自南方的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它们在丹麦没有天敌,在海岸边肆意疯长,想下水游泳的人得穿着鞋才能跨过它们。不仅如此,原本丹麦本土的Limfjord生蚝也被它们挤兑死了,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德国大闸蟹横行霸道、丹麦生蚝泛滥成灾、古巴百万螃蟹大军横行...美国人为了整治鲤鱼泛滥,不惜出动电网、拦坝等种种“大招”,澳大利亚甚至要给锦鲤投放疱疹病毒,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好。
而根据中国外来入侵名单统计,我国外来入侵生物已有超750种,同时我国还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人民币。
外来生物入侵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本地生物生存以致威胁生物多样性,还可能成为新疾病的病源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以我国生物入侵的一个典型案例——水葫芦为例,我国关于水葫芦侵占水面,影响水质的报道数见不鲜。
生物入侵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真不是靠“吃”就能解决的。因为我国目前记录在案的入侵生物中,有些是各种微生物植物病害,不能吃;有些口感不佳,不好吃;有些携带了各种病害,不敢吃。
而更有效、切实可行的方式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利用科技手段,将这些外来入侵生物或是控制数量,或是消灭。
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素材。人与自然共荣共生,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当下雾霾严重、外卖垃圾围城、生物入侵、猎杀野生动物等问题让“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生态环境破坏及污染难题,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与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营地,以当今的热点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主要发展历程和分支学科,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机制和防治对策,认识到我国及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