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如何应对危机?这个营地,带你解密国际经济

时间:2020-06-23 相关资料下载


纵观全球大国崛起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经济大国”的影子。欧洲著名智库经济与商业分析中心 (CEBR)曾指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转移到亚洲,以GDP衡量,中国将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抑制。越来越多国家出现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债务、高收入差距、高资产价格的“三低三高”问题,世界经济笼罩在下滑阴影之中。




6月6日,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在浙江湖州举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对错综复杂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挑战提了一些想法。


他发表了题为《来来往往,至关紧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演讲,将过去一年的观察成果分享给大家。




“目前,中国经济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是中美贸易战,一个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两大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当全球化达到很高水平的时候,当世界人民过度依赖来来往往时候,这两大挑战影响了这种来来往往。”周其仁认为,这两个事件从反面教育我们,来来往往非常重要,一旦被阻断,会冲击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所以,要恢复经济发展,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重启来来往往。


“只有在来来往往当中才能实现更好地分工,这也是我们要高度重视来来往往的根源。”周其仁认为,地方政府要为本地人民服务,但也要意识到谋求发展一定要跟其他地区来往,不断提升来来往往的水平。




周其仁表示,要想重启来来往往、做好来来往往,关键要打好“大算盘”。“比如德清的洋家乐,如果他只对德清人民开放,那他就做不到现在这么大。”周其仁表示,这就是所谓的“大算盘”,要主动为其他地区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越多,算盘打得就越大,获益就越多。


在周其仁眼里,长三角一体化就是要致力于增加来来往往的层次、频率和多样性。“过去,各地政府存在着各种挖项目的招商引资行为,这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不能一看人家好就要去挖过来,而要看到底适不适合当地。


同时,各地政府还要习惯于去买其他地区的服务、产品,即用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发挥自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如果长三角各地能形成这种高质量的来来往往,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不然永远都避免不了重复建设。”周其仁说。




在周其仁看来,一个城市的能级与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人流数量无关,而与这个城市的服务能力密切相关。全球城市不再只有本地人活动,也不再只是为本地生产、本地生活服务;全球城市的空间有许多是服务世界人民、世界市场的。


“纽约并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去那里上市?它的服务水平高。”


周其仁认为,城市发展必须追求更大范围的辐射,在更高质量的来来往往中思考能够在多远的世界也能看到自己城市的要素,哪些服务是由自己的城市提供,哪些产品来自自己的城市。


周其仁说,他长期观察一家台州公司,做塑料产品,为世界最大的快餐企业提供刀叉等产品。这次他来湖州开会,还专门给这家企业打电话了解最新情况。去年,他们去墨西哥开了工厂,避免美国增加关税;今年把工厂开到了印尼,把产品卖到更多的地方。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输送到全球各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企业的全球作战能力正在越来越强,更需要增加来来往往的频次。




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合作才是应对全球挑战、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正确选择,全球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合作、团结应对,共同担负起维护全球价值链顺畅和重振世界经济的责任。


每个人也不可能做到偏居一隅,毫无影响,了解国际经济形势、认识国家经济政策,思考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就显得至关重要。





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渊源久远,其主要将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解释国家间经济联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国际经济学与国家发展暑期线上学术营中,将由西方经济学学术专家和企业管理专家全程执教,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开始系统讲起,带领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吸取失败的教训和获得成功的启示。


本项目将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巩固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完成国际经济学科研论文写作。



相关资料下载
暂无资料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