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夕,学点爱情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时间:2020-08-26 相关资料下载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农历七月初七,迎来颇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七夕节,最早的起源是来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

汉代已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巧艺,所以它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唐宋之际,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世人称为乞巧市。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节,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专卖乞巧物品;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总而言之,当时七夕就是一个“女子大型祈福节日”。之后,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渐渐变成了爱情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一个关于爱情的节日。

那究竟什么是爱情呢?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科学家、宗教人士、艺术家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认识,心理学家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的认识只是经验的、直觉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无法对“爱”这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有很多心理学家就开始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研究、分析爱情。



|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在心理学中,极具影响力的爱情理论是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承诺。


亲密,是指伴侣之间的心灵相近、互相结合、互相归属、互相热爱的一种以情感为主的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变得浪漫,源自外在的吸引以及内在的性的需求。

承诺,可分为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短期的成分是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成分是对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作的一种持续的承诺。

根据斯滕伯格的理论,这三种成分可以组成不同爱情关系:



| 哈特菲尔“两类爱情”



依兰·哈特菲尔认为人类有两种爱情,一种是“共情之爱”,一种是“激情之爱”。


共情之爱,指的是一种互相尊重、依恋、信任和喜爱的感情,通常建立在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

激情之爱,指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包括强烈的性吸引、坐立不安的焦虑和行动的热情。

理想的爱情当然应该是从“激情之爱”变成“共情之爱”,因为后者更加持久和幸福。


| 李·约翰《爱的颜色》



1973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李·约翰出版了著作——《爱的颜色》。他将爱情比做颜色的色谱图。就像颜色有“三原色”一样,他认为“爱的风格”也由三个要素组成。


三种主要类型:

情欲之爱,注重外表的吸引力,碰到与心中理想形象相符的人,会热烈的追求。

游戏之爱,将爱情视为为一场游戏、视自己为这场爱情游戏中的高手,且认为爱情是一种束缚。

友谊之爱,和情人的关系是比较慢热型的,通常采渐进的方式进行。


三种次要类型:

现实之爱,兼备游戏之爱与友谊之爱的冷静、平稳。他们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选择最符合其条件的情人。

激情之爱,兼具情欲之爱与游戏之爱,对情人有强烈的依赖感、占有欲及嫉妒心。

奉献之爱,兼有情欲之爱与友谊之爱,具深情且坚定,以对方为中心,为求情人的快乐不断付出且常不要求回报。





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工具的发展,更多系统性、科学性的爱情心理学研究逐渐呈现。掌握更多心理学知识与技巧,就愈加能在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透过心理学的神奇之光,点亮生活。

心理学与幸福生活线上科研训练营,内容涵盖现代心理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法、社会心理学、幸福感与积极心理学、心理咨询初探、变态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以及人的毕生发展等,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进一步了 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

具有事实精确性和智力启发性,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把心理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为未来的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开心、更幸福,活得更高效、更有质量。



相关资料下载
暂无资料
热门推荐 /Popular recommenda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