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市场产品愈加丰富,饮料也不例外。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等软饮料,一直是大家的心头好,但诸多研究表明:过多摄入软饮料,会对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软饮料是经过包装的、酒精含量小于0.5%的饮料制品。按照这个标准,除了啤酒、白酒、红酒,市面上大部分包装好的饮料都是软饮料。
它的整个家族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固体饮料、功能饮料以及果味饮料等。
这些饮料在饮用的时候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比如“肥宅快乐水”,但过多摄入也确实危害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
| 过度“甜蜜”带来的“肥胖”危机
我们可以从包装上找到软饮料的营养成分表,即100毫升该饮料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物质。
根据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1瓶340毫升的含糖碳酸饮料所含能量约为150千卡,相当于40~50克糖。照这个“吃糖”的速度,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年后体重大约能增加6.75千克。
如果没有运动的消耗,糖分慢慢累积,孩子无可避免地会肥胖,而肥胖还容易导致2型糖尿病。每天喝一瓶以上含糖软饮料的儿童,要比每月喝少于一瓶含糖饮料的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1.28~1.39倍。
同时,有研究表明,食物中色素与孩子行为问题有关,例如多动症、行为过激等;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孩子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的3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过度“快乐”背后的“心理”隐患
近日,发表在《青少年健康杂志》(Adolescent Health)一项研究显示,经常软饮料会让青少年变得更有攻击性,但却可以减少抑郁症状。
研究人员对5147名年龄分别为11岁、13岁和16岁的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访谈。在每次访谈过程中,他们都要报告自己饮用软饮料的频率,激进行为以及抑郁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从11岁到13岁软饮料饮用频率增加,到16岁饮用频率逐渐降低,而且软饮料的饮用频率与攻击性呈正比,也就是说,饮用频率越高,攻击性越强。而且在11岁和13岁,软饮料的消费越多,出现抑郁症状就越明显,但在16岁并没有发现抑郁症状的出现。
在调整风险因素后,饮用软饮料在所有人群中饮用频率越高,未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在13岁,攻击性行为也越大,16岁时将会更频繁的饮用软饮料,但从11岁到13岁,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另外,在11岁时饮用软饮料并不能预测在13岁时抑郁症状,然而在13岁时,饮用软饮料频率越高,16岁出现抑郁症状就越少,这可能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症状的出现并不能预测在任何间间隔内饮用软饮料量,且攻击性行为和抑郁症状并不能相互预测。
众多研究都提示,软饮料对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这指的都是过度摄入,适度的饮用不会有什么危害。
《2015-2020年美国人膳食指南》强调要用“高营养密度”食物取代不健康的选择,强调了不加糖饮品的重要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人均饮料消费从2010年75kg上升到2013年110kg,而且儿童,青少年糖的摄入量持续升高。一再强调要控制糖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最主要的是“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提成饮用白开水或者茶水。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疾病(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可能都是平时生活的不良习惯导致的。而通过研究与疾病相关的因素,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预防和治疗。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这些工业除了包括传统化工制造(如石油精炼,金属材料,塑料合成,食品加工和催化制造等),现代化工还囊括了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以及相关的纳米技术。
其中生物制药是现代化工的一个重要方向,其通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器官、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进行药品的开发与制造。
在生物与制药工程科研训练营,同学们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将使用各类先进分析仪器完成实验,获取关键数据,完成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