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整理自第一财经、不存在科幻,侵删
脑机接口技术是当前全球生命科学前沿的热门技术。特别是埃隆·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公司取得的突破推动了脑机接口技术更快地向前发展。
在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同样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临床医疗领域。浙江大学成功让高龄患者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进行复杂有效的运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让一位高位截瘫失语患者“说”出“你好”;上海已经成立了多个脑机接口实验室,瑞金医院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在患者体内植入一种“脑起搏器”设备,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脑机接口概念的普及及技术的成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下。
Q:在脑机接口技术得到真正应用之前,比起担心会不会有黑客入侵大脑,我更担忧平时应该怎么洗头?
是不是很“接地气”的问题?当然,也有网友给出了神样的答案。
A:很简单,如下图。
在脑机接口上加一个防水盖
一问一答间,其实也体现了我们对脑机接口技术还不了解的现实。其实,如果你对这方面有一定了解,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啦!
◼ 脑机接口的类型
简单来说,脑机接口可以分为非植入式和植入式两种类型。
非植入式,不需要开颅在脑内植入芯片,不通过插管连接电脑或其他设备,而是通过外戴设备连接。但使用这样的非植入式脑机连接设备,你就需要面临洗头的问题。
为了不让头油之类的物质影响脑电信号的传输,你需要每次使用之前都洗一次头,保证设备能更准确接收识别你的大脑电信号。
如果你选择的是植入式的脑机连接技术,虽然不需要担心洗头的问题,但需要担心你脑后接口的密闭性,或者说是怎么洗才不会引起短路。
当然,这个洗头引起的短路问题,一般是不用担心的。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公布的脑机接口已经采取无线传输技术从大脑接收发送数据了。
所以,关于脑机接口洗头的问题,一般是不用担心的,植入式可以采用无线传输,就算是非植入式,也就是多洗几次头罢了。
◼ 脑机接口的应用
目前,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的应用集中在医学领域,包括癫痫、帕金森、中风等疾病的治疗康复。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在娱乐、注意力监测等方面应用较多。此外,“渐冻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打字等。
要发展脑机接口或者开展脑科学相关研究,首先要理解大脑,需要记录大脑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现有的脑机接口技术在观测和调控大脑方面各有长处和不足。
例如,植入式电极阵列可以精确记录神经元活动,但只能局限在大脑的某一个很小的位置,难以监测全脑,7T核磁共振可以监测全脑,但时间分辨率不高,结合多种观测和调控技术,能够相互补充,实现对大脑更加全面、准确的观测。
为了实现各种角度去观察大脑,为理解大脑、连接大脑、模拟大脑提供数据基础,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去突破技术瓶颈。
脑机交互与智能硬件学术挑战营,结合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和我国浙江大学脑机交 互基础课程,让学员了解最新的脑机交互发展趋势,体会脑电波控制机器人、控制 他人手臂运动等尖端领域的实验。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员能够通过自己编程实 现脑神经信号(EEG)、心电信号(ECG)和肌电信号(EMG)的读取、过滤和处 理,并进一步与控制器(如Arduino等)、执行器(如机械手等)结合起来,完成 神经信号传感、肌肉运动识别、仿生假肢操纵等相关科学挑战任务。